導讀:2012年9月4日,衛生部發布《關于批準人參(人工種植)為新資源食品的公告》,正式批準人工種植人參成為新資源食品。
據商務部剛剛發布的《2012年上半年中藥材重點品種流通分析報告》顯示,人參今年繼續領漲我國中藥材。
從東北亞博覽會傳來消息,紫鑫藥業展出了5大類,41個人參食品品種。受到了參觀者的熱烈好評。
……
據不完全統計,近幾年人參整體市場規模基本保持穩定,國內人參年產量保
持在7,000噸左右,現在世界人參的總產量有70%至80%是出于我國。另外,從市場需求來看,近幾年國際國內市場對人參的需求數量都在逐年增長。從國際市場看,對我國的人參需求量在逐年升溫,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,銷售范圍拓寬,市場份額增加。
相關人士認為,現階段,中國人參從種植、加工到銷售仍屬“粗放型”發展,需要人參行業協會進行規范指導。那么人參產業發展思路如何:
人參產業發展思路之一:重視參農的發展并掌握定價權
臺灣中華中草藥協會理事長楊榮光指出,雖然近幾年撫松人參(濕參)的價格已經從前些年的十幾元一斤漲到了現在的五十幾元一斤,但是相比參農的辛苦和人參的價值,現在的價格仍然“太低”。以50元/斤計算,每斤人參大約5根,生長周期以5年計算,這樣每根人參的年產值才2元左右,與參農的勞動付出相比不成比例。他認為,人參產業最基礎的環節是參農,只有關心參農、重視參農的發展,人參產業才會有大的發展。
人參的價格方面,一直以來價格是根據市場行情自然波動,這雖然符合市場規律,但是參農面臨著一定的風險,前些年人參賣出“蘿卜價”,就是這種情況。從中反映出一個主要的問題:農民基本上“靠天吃飯”,不知道人參今年價格多少,也不知道幾年后能賣多少錢,種參沒有規劃。價格走高,參農一窩蜂大種特種,結果收獲的年頭一到,產量過大,價格暴跌,參農損失慘重。此外,有些時候部分參農為了盡快賣掉自己的人參,互相壓價銷售,也導致參價不穩定,致使本來應該擁有定價權的群體失去了對低價說不的權利。
人參產業發展思路之二:品牌化與金融化運作
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周邦勇指出,撫松人參產業要想實現突破,需要走好“產品化——商品化——品牌化”這樣一條道路,首先將人參轉化為產品,產品銷路打開成為商品,最終打響品牌,成為高附加值的品牌化商品。
人參產業發展思路之三:重品質,開發高端人參
除了現有的人工種植的園參,撫松縣目前在大力發展更高品質的林下山參。林下山參是指將參籽播種在原始森林中,讓人參在自然環境中生長,不施肥,生長周期長。與現有園參相比,林下山參的生長環境與野山參一樣,經過十幾年、二十幾年的生長,其品質與野山參基本一致,因此產品價值很高。
人參產業發展思路之四:進入食品
此前,人參只能用于藥品、保健品和化妝品等領域,應用范圍很窄,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參產業的發展。吉林省方面一直在推動人參進入食品的工作。2010年9月,衛生部批準吉林省開展人工種植人參進入食品試點工作,吉林省確定了敖東藥業等76戶企業為試點企業,257個人參食品為試點品種,涵蓋了茶類、飲料類、米類、酒類等10多個食品種類。